衡阳:2974个文明实践阵地织密消防安全“防护网”

“大家看这个插线板,同时插着电水壶、空调和电风扇,外皮都发烫了,这就是典型的超负荷用电,最容易引发火灾!”衡阳市石鼓区蒸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院里,消防志愿者李雯萍举着一个问题插线板,向围观群众指出其火灾隐患。
在拥有3400多户居民的蒸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消防角”如今已成为群众常去的“打卡点”。这是衡阳依托全市29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的生动缩影。
小院开课,安全宣传送上门
“以前消防宣传就是发传单,现在教的技巧,咱老百姓学得会、用得上。”通过现场教学,学会使用灭火毯的张大爷笑着说。他手机里存着刚拍的视频——消防员演示油锅起火时用灭火毯灭火的瞬间,“把视频发到家庭群,让大家都看看。”
走进蒸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消防角”,宣传墙上贴着当月消防科普主题海报,书架上摆满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电子屏上播放着家庭防火科普短视频。
“我们联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单位,结合季节特点、重大节日以及火灾防控重点,制定详细的消防宣传计划,明确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任务目标和工作举措,确保消防宣传落地见效。”衡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把消防宣传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体系,推动消防安全知识传播与社会治理、城市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成为消防安全的宣传站、预警点和服务岗。
创新机制,消防隐患整治到位
变化的背后,是衡阳市创新机制,通过“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融”推动消防安全隐患源头治理。
“周奶奶,您家阳台堆放的纸箱该清理了,万一楼上掉个烟头很危险。”在蒸阳社区,网格员彭琦源既是文明实践志愿者,也是消防宣传员。他的日常巡查本上,左边记着“劝导飞线充电3起”,右边写着“协助整改消防通道堵塞2处”。这种“一格多能”模式,让消防宣传从“单向灌输”变成“双向互动”——居民有消防问题可以找网格员,发现隐患能通过文明实践站的“便民服务箱”及时上报,形成消防安全隐患“发现-反馈-整改”治理闭环。
在农村,文明实践站的“大喇叭”每天早晚用方言播报防火提示,与村规民约一起成为“必修课”;在商圈,文明实践点联合辖区单位将消防培训纳入新员工入职考核,打造“消防安全示范企业”标杆;在社区,文明志愿者与网格员组队巡查,既劝导不文明行为,也排查居民家中消防安全隐患。
如今,衡阳市297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消防部门实现结对共建,把消防安全宣传纳入文明实践“服务菜单”,建立了月初部署、月末总结、次月展示的管理机制。
全民参与,织密安全“防护网”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衡阳市将“消防设施完好率”“疏散通道畅通率”等指标纳入文明社区测评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掀起“楼道焕新行动”,志愿者与居民一起清理杂物、绘制消防主题墙画。曾经杂乱的楼道变成了消防文化长廊,既美化了居住环境,又在潜移默化中普及了消防知识。
“以前总觉得消防安全是消防员的事,现在才明白,自家门口的安全,得咱自己上心。”参与清理的居民王阿姨感慨道。如今,她不仅会提醒邻居及时关火关电,还主动加入了文明实践站的“消防劝导队”,带动邻里自觉做好防火工作。
据统计,自“文明实践+消防救援”模式推行以来,衡阳市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消防宣传活动4200余场,培训志愿者1.2万名,整改隐患800余处。依托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进一步织密了消防安全防护网。(刘宾、刘慧云)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