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多举措提升外贸金融服务效能 跨境人民币使用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长沙7月30日电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持续加大外贸金融服务供给,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政策落地,推动全省跨境金融运行平稳向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跨境人民币收付和外汇收支双双实现稳步增长,人民币使用比例创历史新高。
在跨境人民币结算方面,湖南企业“用人民币走出去、引进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1-6月,全省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额达923.9亿元,同比增长20.3%,占本外币收付总额的3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占比达到35.5%,两项指标均刷新历史纪录。得益于政策支持、服务优化和企业信心增强,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的吸引力持续上升。
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推动一批高含金量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在湘落地。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科汇通”等创新政策先后落地,为企业跨境资金集中运用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跨境资金配置的灵活性与效率。
同时,外汇业务办理的便捷性显著提升。电子携带证改革自4月1日正式落地以来,湖南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办理电子业务47笔,金额折合45.1万美元,实现政策红利的快速兑现。在资本项目数字化办理方面,上半年6家银行累计办理业务270笔,金额达2.5亿美元,占其全部资本项目业务比重达37.6%,为跨境投融资营造了更加便捷透明的环境。
面向市场主体的政策推送与服务保障也在持续加强。湖南广泛推广“外汇政策直通车”微信小程序,推动政策精准直达。截至6月底,平台注册企业超过3600家,个人用户4.3万名,累计在线咨询服务超3000次。围绕境外来华人员汇兑便利化的“痛点”,湖南研发上线“汇钱包”小程序,累计发放近9万个“汇钱包”,金额同比增长40倍,有效助力境外人员“畅游中国、放心支付”。
在一系列金融服务提质扩面的举措推动下,上半年湖南跨境收支总额达415.8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经常项目收支表现尤为突出,总额达351.3亿美元,同比增长6.9%,顺差42.5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资本项目收支总额则为64.5亿美元,跨境收支结构更趋优化,整体运行呈现出韧性强、质量优、结构稳的良好态势。
“我们将继续围绕服务‘五篇大文章’,推动跨境金融改革深化细化,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谢汉阳说道。接下来湖南将加快打造更加高效、透明、便捷的跨境金融生态,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强韧性。(记者林洛頫、实习生尹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